1994年世界杯的巴乔是否值得悲情?
今天,正值31周年纪念,回顾当年巴乔在世界杯决赛中罚失关键点球的那一刻,他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,如同一尊雕塑般孤独,背后是庆祝的巴西球迷。
1994年的世界杯,巴乔书写了一首壮烈的史诗。在小组赛中默默无闻的他,在淘汰赛阶段多次拯救意大利:在1/8决赛中绝平尼日利亚,并在加时赛中通过点球锁定胜局;1/4决赛里,他在第88分钟绝杀西班牙;半决赛中更是梅开二度,带领球队战胜了强敌保加利亚。然而,最终在与巴西的点球大战中,他虽拼尽全力,却因伤腿将球踢上看台,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世界杯之旅。
尽管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,1994年世界杯上的巴乔依然是一位英雄。那么,是否应该称其为悲情呢?
对此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。从个人表现来看,巴乔确实显得非常具有悲剧色彩。他几度以个人能力挽救球队,承担起重任,却在最后时刻惨遭失败,这种情感的对比尤为尖锐。
但从整体球队表现和实力的角度来看,巴乔又未必算是悲情。意大利队在小组赛中的艰难出线及之后的表现都显得十分曲折,若没有巴乔的出色发挥,他们可能连八强都无法进入。此时,可以理性地说,那个赛季的巴西队更应得到冠军,而意大利的亚军也是对他们超常发挥的认可。